高考要掌握多少文言实词(高考要求高中生必须掌握多少个文言实词)
- 阮建安
- 2024-10-30 19:18:04
1、完成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,要预防以下错误:一、按照头脑里的通常认识,错误地理解文中的科学概念。
2、例如完成2003年的一道高考试题:“下列对‘温室效应’这一概念的理解,准确的一项是”,就很可能会犯这种错误。
3、人们在谈到地表气温升高的时候,往往会说“温室效应加剧”之类的话,似乎“温室效应”就是“升温”效应,但根据文章中“温室效应,在物理学上是指……保温效应”这句话,“温室效应”其实是“保温效应”,这跟人们的通常认识显然是不同的。
4、对许多科学概念,人们往往不去探讨它的本质属性,而是望字生义,一知半解,结果酿成大错。
5、解决的办法在于:完成试题时认真阅读文章,找出对应句段,确切理解内容,从文章的实际出发,而不是从头脑里的“先验”之见出发。
6、二、缺乏逻辑意识,不善于从是否符合逻辑规范的角度衡量推断的正误。
7、前面提到的错误选项的十种类型中,偷换概念、以偏概全、转化失误、因果颠倒等基本上属于逻辑错误,这种情况在推断题错误选项的设计中更为突出。
8、如2002年推断题中,A项“沙尘暴曾给新西兰、意大利、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,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”,由部分推出全体,由个别推出一般,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;B项“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,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,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”,由于吹来的沙尘与吹走的水汽并无体积上的比较,很难说海平面是升高还是降低,或者是不升不降,因而推出“使海平面逐渐升高”就显得前提不充分,整个推断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,这也是逻辑错误;D项“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,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,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”,这里更包含了一个错误的大前提:“凡是不会犯错误的就不可能有变化。
9、”这里且不谈是否真有什么“不会犯错误”的事物存在,即使真的“不会犯错误”,固步自封,不因时而化,只怕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错误。
10、高中学生应懂得一点逻辑,不要因缺乏逻辑意识而导致答题失误。
11、三、不仔细阅读并全面把握理解文章而导致答题失误。
12、在这里,我不想多讲道理,只是想摆出一个基本情况,以引起大家重视。
13、高考语文试卷上的自然科学的论文,一般只有500-700字,篇幅不长,要想命好四个题目,拟出16个选项,很不容易,涉及到了文章的四面八方。
14、看看试卷,4个题目所占的篇幅,往往还大于文章本身。
15、不仔细阅读并全面把握理解文章,怎么能知道每个选项就文中的什么地方来设计的呢?有的选项也许还综合考虑了文章的许多信息,不全面把握文章,就更不能正确判断了。
16、四、错误选项类型示例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都采用标准化题形式。
17、标准化题无论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,总要设计一定数量的错误项。
18、一般说来,错误项的设计也采用了一定的方法,或者说,错误项的错误也可以分成若干类型,如偷换概念、以偏概全、违反原意、浮于表面、将无作有、毫不相关、缺乏依据、意不完全、因果颠倒、先后错乱等。
19、了解这些类型,有助于提高识别能力,练就一双火眼金睛。
20、阅读社会科学类论文,要注意吸收其中关于社会、人伦、民风、政事、军旅、外交、教化、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,根据一定的需要加以提取,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,也常常成为测试的内容。
21、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,往往不是一般的语词,而是重要的科学概念,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。
22、阅读时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,就根本不能叫做读懂文章。
23、从多年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,要理解其意思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,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,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。
24、社会科学论文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、观点、主张、态度,这些是阅读文章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。
25、文学作品中的词语,一般不是作为科学概念出现的,考查的词语往往有一定的比喻和象征意义,或者说是一个“意象”,即寓有特定深意的形象。
26、三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学作品也有观点态度的问题,特别是议论性的散文。
27、一般说来,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,往往是就文章分析文章,尽量避免文章以外的东西,从而使阅读测试收到较好的信度和效度。
28、从概括的角度说,首先要看看作者在文中有没有什么概括,第二,如果作者没有什么概括,就要尝试自己概括。
29、自己概括的要求有二,一是全面把握有关问题的要点,二是用精练的语言表述要点并组织成句。
30、要点全,内容实,文句简,这就是良好的概括应具备的条件。
31、对照《长城》一文,作者对长城自有概括句:“所以我说,你是一段凄婉的历史,长城!”“所以我说,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,长城!”“所以我说,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,长城!”这样,《长城》第一题第一问也就不难作答:历史上的长城是一段凄婉的历史,民族封闭的象征,文化愚钝的标志。
32、本题第二问回答起来比第一问难一些,因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,与对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,没有独立成段。
33、但是,只要认真阅读,就不难发现“现在你敞开胸襟了”,“你显得十分开放,而又充满自信”这样一些句子,然后进一步从中概括出作者的观点,其答案为:现实的长城开放、自信。
34、从分析的角度说,首先要善于把问题分解开来。
35、五、鉴赏作品的形象、语言和表达技巧 (一) 鉴赏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是塑造形象的,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,或者是作品中所刻画的某一人物形象,或者是作者自我的形象。
36、有的作品写的是某些动植物,如小狼小羊花儿等,这些动植物在文学作品中或者是已经人化了,具有人的思想感情,或者是作为某种品质、气概和精神的象征,归根到底,写的还是人。
37、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,要把握作品中所写形象的主要特点,明确作家对形象的基本情感,领悟在形象身上所寄托和象征的意义。
38、 (二) 鉴赏作品的语言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。
39、文学作品的语言,包括作品中叙述性的语言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,其共同的要求是准确、鲜明、生动、形象,富于个性特征。
40、优秀作品中的叙述性语言,有着作家独特的风格;优秀作品中的人物语言,听其言就可见其形象特点。
41、在高考试卷上,鉴赏作品语言的考查往往以多选题(即最后一道五选二的选择题)中的一项或几项的形式出现,这些选项往往选择某一语句,就该句形式上的某一个特点(如修辞手法或艺术风格等)以及该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作出一定的分析判断,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。
42、(三)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颇为模糊的概念,上面所说的语言修辞手段应该也是表达技巧的问题。
43、谈表达技巧,又应该把它理解为各种表达方式和谋篇布局的技巧。
44、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的作用。
45、基本的表达方式,主要指记叙、描写、议论、抒情等,每种表达方式又包含许多内容;基本的表达技巧,除了比喻、比拟、夸张、反语、对比、双关、委婉等修辞手法外,主要指铺垫、伏笔、象征、映衬、烘托、铺陈、渲染、线索、抑扬、呼应、人称变换等手法,以及情与景、虚与实、点与面、形与神、张与弛、宾与主、动与静、曲与直、庄与谐、繁与简等的处理文言实词太多放不下。
46、上网搜吧。
- 人参与
发表评论